将浸润特定树脂的玻璃纤维软管拉入原有管道中,采用紫外线米长管段纯修复施工时间约5小时,即从软管拉入到可定形成坚硬的“管中管”。近日,记者在北京普洛兰管道科技有限公司采访时了解到,这种地下管道维修新技术紫外线光固化修复技术具有施工时间短、设备占地小等优势,且不对路面进行开挖,对道路交通无影响。
地下管线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担负着信息传输、能源输送等用途,是城市良好运行和发展的保障。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管线的建设与维护的挑战越来越大,尤其在交通、环保方面。
我国城市地下管线目前存在哪些问题?该公司总经理吴赋坤对记者表示:“城市地下管线是市政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的生命线。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敷设的排水管道也越来越多,管道老化越来越严重,造成渗漏严重、事故频发,给周围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采用紫外线原位修复等非开挖技术对管道进行修复更新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城市地下管线因其种类繁多、隐蔽性强、更新快,规划、建设及运营全过程中涉及众多管理部门,对其维护非常复杂。基础资料不全,导致现状不明、家底不清。多数城市的地下管线建设已走过了几十年甚至更长的历程,年代久远,地下管线的状况不清楚。城市地下管线的建设标准低,由于超期服役,年久失修,处于带病运行状态。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和管理投入严重不足。同时,城市地下管线等市政基础设施运营维护的投入难以落实,不仅导致设施损耗严重、运营效率低下,而且也大大降低了已建成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吴赋坤说,这些都影响了我国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和高效运行。
据悉,管道原位固化修复技术是英国工程师Eric Wood于1971年研发的。目前该技术已经派生出许多相关技术,紫外线光固化修复技术是其中的一种。国际非开挖技术协会将管道原位固化修复技术统称为CIPP。目前该类技术已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日、英、法、德等国家应用更为普及,是现今非开挖管道修复工艺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施工原理为:在现有的旧管道内壁上衬一层热固性物质(如树脂),利用内衬翻转或者用绞车把软管内衬拉到预定位置,通过加热(利用热水、热蒸汽或者紫外线等)使其固化,从而形成与其紧密配合的内衬管。与其他修复方法相比,管道原位修复法优势明显:安装的内衬管和原管道间紧密配合、不需注浆、没有接头、表面光滑、不需开挖工作坑,在我国城市排水管道修复中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紫外线光固化修复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地下管线,目前主要应用于排水管网,为管网的通畅提供了便利条件。“地下排水设施分布、材质、运行现状情形复杂,雨水管、污水管、截流设施交错,采用紫外线光固化修复技术,可以解决常见的管道破裂、腐蚀、脱节、错口、支管暗接、渗漏等问题。该修复技术适用管径范围从DN150毫米~DN1600毫米,适合圆形、方形及其他特殊形状截面的管道,可以在管道内30度内弧范围进行修复。”吴赋珅告诉记者。
如何提升城市管线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促进城市地下管线的建设?该公司副总经理王远峰表示:“政府在城市地下管线建设与维护中,应大力推进非开挖技术,尤其是紫外线修复等新的非开挖技术。在资金投入方面,除了中央财政支持外,地方政府和管线单位也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在规划方面,要加快研究制订紫外线修复材料的标准,完善地下空间管理、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等方面的法规。相关大学应设置管道修复课程,加快新技术人员的培养。根据城市发展实际需要,在涉及地铁线路等重要基础设施区域,应适当提高地下管线建设的技术标准,确保设施安全。”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