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 陈听雨) 近期,由中国科协组织开展的2021年“科创中国”榜单相关工作已正式启动。
作为“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生物医药领域初评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秘书长王小宁教授,近日在接受新华网独家专访时表示,生物产业的发展,将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而“科创中国”榜单体系,将在推动生物技术发展,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提高生物技术成果转化成效等方面,起到积极的先导和示范作用。
据王小宁介绍,生物治疗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个范畴,广义地讲,凡是生物体、生物制品用来做治疗的,都属于生物治疗,包括大家熟悉的疫苗、抗体药物等。
但目前通常讲的生物治疗是比较狭义的说法,具体指使用活的细胞制品来达到治疗或干预疾病目的的疗法。
生物治疗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到目前为止,在很多疾病特别是肿瘤的临床治疗领域,已经由辅助治疗模式上升成为一线治疗模式。
此外,干细胞也属于生物治疗领域。“未来,干细胞的研究将可以解决很多现阶段无法解决的临床问题,特别是在一些退行性疾病的干预和治疗中,甚至有可能发展成新的器官。”王小宁认为,干细胞的研究既代表了学科发展的趋势,也代表了未来医学模式的一种新态势,当然也会带来巨大的产业效益。
在2010年10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要求,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王小宁表示,当前,在生物治疗领域,中国的基础研究、成本投入,以及技术突破点和对适应症的探索,都处于世界科研潮流较为前沿的位置,生物治疗真正处于国际前沿,并且实现产业化和临床转化与应用,才能更好地造福广大的人民群众和患者。
王小宁举例称,近期,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相关成果已于9月24日由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
去年,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团队的研究显示,少量群居型蝗虫聚集,就会释放出一种独特的化合物,并在野外吸引和聚集更多蝗虫,该研究找到并验证了动物学家长期寻找的蝗虫群聚信息素,揭示了蝗虫群居的奥秘,有助于制定绿色和可持续的防控对策。例如,未来人们有望利用掌握的信息素技术诱杀蝗虫或阻止蝗虫聚集,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在重灾区建立不能群居的蝗虫种群等,这将极大地改变人类防治蝗虫的举措。
又如,中科院植物所的匡廷云院士团队在厦门建造了1万平方米的蔬菜工厂基地。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积极推进的蔬菜工厂项目在河北省保定市落地。王小宁介绍称,所谓蔬菜工厂,就是在房子里种菜、名贵中草药以及经济作物,它不需要自然光照,而是完全使用人工照明,利用光谱技术,控制产量和质量,这不仅将是食品安全的进步,同时还节约了土地和水资源,实现了环境友好。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蔬菜工厂可以就建在超市里面,消费者只需在超市扫个码,蔬菜工厂里的器械臂就会自动采摘最新鲜的蔬菜,并打包送到用户手中。甚至蔬菜水果的酸甜口味,都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个人偏好进行订制选择,这将颠覆传统的农业。”他说。
王小宁认为,通过生物科技技术的发展,无论在健康领域,还是环保领域都将得到巨大的促进。可以预期,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产业将以全新的产业形态,大幅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善民生,同时保护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方方面面的高质量发展。
2020年,中国科协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围绕“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关键环节,构建了“科创中国”榜单顶层体系,评选发布了2020年“科创中国”榜单。在此基础上,2021年“科创中国”榜单的申报遴选工作已经启动。
其中,2021“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将聚焦电子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先进材料技术、生物医药技术、资源环境技术和现代农林技术六个领域。
针对榜单评选活动,王小宁介绍,与去年相比,今年“科创中国”的评选工作进行了创新,项目由科协学会和机构推荐,推荐过程中将不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同时,申报和评选的项目将被要求终身备查,这就要求,所有项目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他认为,通过榜单的设立,可以在产业内、特别是生物技术转化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鼓励更多的企业机构参与创新活动,这也体现了“科创中国”的核心价值。
“生物科技前景潜力巨大,但在技术转化过程中,政策技术和法规风险是并存的,这是生物科技产业化转化的特点,生物科学在风险控制上,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法规也是很严谨的,因此成功的技术成果转化范例,对后续的产业技术转化的探索,起到积极地示范作用。”王小宁说。
据介绍,“科创中国”平台在榜单发布后,将组织举办“科创中国”系列技术服务与交易大会,开展主题论坛、榜单项目宣介、线上展览及技术交易签约等活动。榜单入选项目将与“科创中国”平台资源以及运营团队的深度对接,推动入选的技术在“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转化落地。
“科创中国”将充分发挥中国科协一体两翼的优势,实现供需对接的平台作用,促进“产学研金服用”合作,推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
2022年7月1日拍摄的江苏南通狼山国家森林公园和长江南通段沿江日出时分美丽景色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以减污降碳为抓手,大力推行绿色低碳发展、深化污染治理、强化生态保护、完善治理体系,在沿江两岸、湖边和山坡植树护绿,修建体育公园、健身绿道、休闲娱乐场地等,努力绘就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宁波画卷,切实解决市民健身、休闲和娱乐需求
22年7月2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2022全民健身健步走暨奔跑吧·少年彩虹跑活动举行
近年来,薛城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环境整治力度,让市民家门口的公园成为城市的天然氧吧
每逢墨竹工卡县小油菜花开时,金黄的小油菜花和翠绿的青稞相交融,织成了一幅幅美不胜收的天然画卷。
近日,“巅峰—2022·上海总队”武警特战侦察比武在上海市郊某地拉开战幕
近年来,日照市聚焦产业强市,重点打造以整车及核心零部件为龙头的千亿级汽车产业链,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
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千坝牧场绿草如茵、牛羊有序放养。近年来,该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草原还林还草、河湖保护修复等生态工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盛夏时节,遵化市的夏收夏种工作已经结束,农民抢抓农时进行农作物管护、苗圃修剪等农事活动,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
福建德化举办高考志愿填报线年高考志愿填报线上咨询公益活动在德化县融媒体中心演播室举行
2022年6月24日,江苏省淮安市复兴镇朱庄村一片近200亩的玉米地迎来丰收。该村种植的玉米全程采用滴灌喷灌和水肥一体化管理。玉米外形小巧玲珑颜色金黄,颗粒饱满口感香糯,下一步将推广规模化种植,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中国邮政发行《水电建设》特种邮票。该套邮票由中国三峡集团共同参与策划,全套2枚,全套邮票面值为2.40元。
2022年6月25日,福建省福清市一都镇后溪,游客在漂流项目游玩。暑期来临,一都镇迎来乡村旅游的游玩高峰,许多游客前来戏水消暑,乐享夏日清凉
2022年6月22日,广东省江门台山市海宴镇沙尾厂村,莲藕丰收季,藕农将采收的莲藕装车销售。
2022年6月21日,新疆伊犁边境管理支队开干沟边境派出所民警深入偏远牧区,扎实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防范宣传。
2022年6月20日清晨,安徽和县公安局白桥派出所民警携江淮义警,来到李白诗中的天门山脚下,在人员集中的水岸码头、轮渡船上向群众开展长江禁捕宣传,特别是禁用渔具网具对渔业资源的破坏。
河北省承德县食用菌生产总量3.4亿棒(袋),产量34万吨,产值34亿元。
2022年6月16日,雨后太阳西下时在海口市与澄迈县老城镇交汇处的天空出现彩虹,随后晚霞又映红天际,渐渐将整个天空披上一层层红蓝色着装,让椰城海口无比灿烂辉煌。